幼兒遊戲的特質 | MAMAGREENIA媽媽跟妳的教育空間

幼兒遊戲的特質

In 嬰幼兒遊戲, 最新寫作 by mamagreenia

專門研究幼兒遊戲的學者 Fein & Vanderbeing (1983) 曾摘錄出幾項幼兒遊戲的特質。

透過了解這些遊戲的本質,我們能夠更明白孩子喜歡玩甚麼及喜歡怎麼玩。

1. 遊戲出於內在動機

我們要明白孩子遊戲其實就是為了遊戲,而沒有任何其他外在的目的。

簡單來說,他們覺得好玩就玩,覺得不好玩就不玩。

因此,我們要做的就是給孩子一個有趣的環境和一些適合的資源(可以是任何有趣的材料,例如不同大小的球、循環再用的膠瓶、廁紙筒、廢紙等),再由孩子發自其内地設計、參與、調整遊戲,這樣的玩便更能讓孩子樂在其中。

幼兒是怎麼「遊戲」?| MAMAGREENIA媽媽跟妳的教育空間

2. 參與遊戲者就是遊戲的主導人

孩子就是遊戲的主導人,他們希望主動參與遊戲,而非被動地要參與、接受指令及等候結果。

遊戲是孩子自行選擇的,而不是受外界強迫而參與遊戲的。

如果孩子可以自行主動選擇玩甚麼,或根據當時的情況而決定怎樣玩,這樣就促使他們更願意自發地玩,而且玩得更投入。

而從遊戲中培養這種主動性也是重要的,因為這種主動性一旦建立起來,就能轉移至生活中其他部分,例如主動學習、主動參與日常生活的各項細節等(自己吃飯、自己梳洗、自己穿著衣服等等)。

幼兒是怎麼「遊戲」?| MAMAGREENIA媽媽跟妳的教育空間

3. 遊戲著重玩的過程而不是結果

孩子參與遊戲的過程是快樂歡愉的,伴隨著的就是喜樂的情感。

孩子很簡單,玩的時候會令他們感到很開心,而他們又會因爲很開心而繼續玩。

孩子就是單純的享受遊戲的過程而非結果。

而事實上,孩子遊戲的行為是不需要外界的獎賞去推動的(例如玩後獲得讚賞或物質)。不適當的獎賞,反而會破壞了孩子原來要「遊戲」的內在動機。

獎賞一旦出現,是會有可能令孩子誤會遊戲不再是遊戲,而是需要他們完成的「工作」。

幼兒是怎麼「遊戲」?| MAMAGREENIA媽媽跟妳的教育空間

4. 不受外在規範所束縛地遊戲

這種遊戲也可以稱為「假想遊戲」,在假想遊戲中孩子憑著無窮無盡的想像力,投入於不同的角色、情境或時空。

假想遊戲可以是動作的假想,例如孩子會拿著電話假裝在談話;假想遊戲又可以是人的假想,例如孩子會抱著洋娃娃假裝自己是媽媽照顧寶寶;假想遊戲又可以是物件的假想,例如孩子會把積木移來移去,口裡發出「轟隆轟隆」的聲音,假裝在玩小火車。

在不受外界束縛下,孩子可以隨著當時的情況而自行協調,設計出自己喜歡的遊戲玩法。

幼兒是怎麼「遊戲」?| MAMAGREENIA媽媽跟妳的教育空間

當我們能夠更明白孩子喜歡怎麼去「遊戲」及喜歡什麼樣的「遊戲」,從而運用這些幼兒遊戲的特質,便可以更好地幫助孩子們玩得更愉快,並透過遊戲去探索和成長。

祝孩子遊戲愉快!